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春晚的再出发:重新发现观众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8日 15:44|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今年的春晚仍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无论怎样评价,人们还是在春晚中聚集了自己的高度的关切。这说明三十年来春晚所具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仍然无与伦比。它仍然是中国电视的第一品牌。这说明尽管众口难调,中国社会生活已经远离了春晚初创的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但在大年夜,人们仍然不能想象没有春晚陪伴自己的家庭生活。观看春晚仍然是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它也仍然是中国的快乐和梦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三十年来春晚在我们心目中所积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在延续,尽管我们对于节目可能有诸多不同的想法,但过年要春晚仍然是我们的共识所在。

今年的春晚是在去年放下之后,更为大胆和开放地进行新尝试和新努力的成果。它有诸多新的特色既是去年的春晚的延伸,也是新的探索的尝试。今年的最大亮点是对于青年观众的关切和国际化的努力。这些都对于春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极大的帮助。突破常规和尊重观众正是统一在一起的。

关注青年观众其实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未来所在。当年春晚开始时代的青年,现在已经到了五十岁的年龄。今天的电视文化需要有更多的80后和90后的关注。他们既是收视的一部分来源,因为他们的介入对于电视的永续发展有所助力,但他们更是电视的口碑的最重要的来源,年轻人的舆论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已经是决定舆论的关键所在。他们未必就在社会或电视观众中居于主流,但他们在网络中的活跃却决定了他们其实对于舆论有重要的支配作用。今年的春晚仍然在面向年轻人方面有了更多的追求。如汪峰、李健等不同风格面向的人气歌手的出现就是让年轻的观众感兴趣的,而整个春晚的视觉效果的时尚风格也无疑体现了对于年轻人的趣味的高度的尊重。此次引入了近年来各个电视台有人气的选秀歌手,由于功力和表现力的局限,他们在这里未必有特色,但这凸显了央视的开放的态度。而小品更加凸显了面向年轻人的特色,继续使用开心麻花的团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他们所制作编排的小品就有时尚的风格。而魔术表演或《指尖与足尖》等都渲染和凸显了时尚的风格,在混搭与对照中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国际化是今年春晚的重要的亮点,国际化应和了春节本身的国际化,春节现在不仅仅是中国人或东亚人的节日,而且已经是全球性的节日。不仅海外华人过春节,而且既作为一个对于大自然的尊重的节日,也作为一个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象征而为全球各国的人们所尊重。这次春晚的意义正在于对于春节的国际化有了明确的适应和关注。宋祖英和席琳迪翁的《茉莉花》正是大胆的尝试,也是稳妥的安排。引人注目、在中国国内已经极有名气的的国际明星和本土歌手的同台其实是国际与本土的混搭所产生的魅力,这个节目受到了高度的肯定。而像土耳其舞团的功力也成功地点缀和渲染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当然国际化其实不是点缀,而是在技巧上的多重的借鉴。

今年春晚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许多老面孔由于有了新面貌而受到了肯定。蔡明和潘长江虽然是春晚的老面孔,但他们今年的小品《想跳就跳》也凸显了独特的风格,受到了观众的极大的好评。两个人物的对照和参差中的风格化的 让人忍俊不禁。这说明春晚的老面孔具有的老戏骨的表演功力其实是相当强的,但缺少好的本子供他们发挥。这次的小品,包括国外喜剧常见的偶人的运用其实是编剧的成功和演员的表演功力的结合的成果。那英、毛阿敏等老面孔,也由于歌曲的精彩而再度受到肯定。这些都说明春晚的设计和节目本身是否精彩至关重要,而不在于演员是否是老面孔。

今年的春晚郭德纲的演出当然是年轻观众所期望的,也彰显了央视的开放的态度和对于观众审美趣味的尊重和关切。但他的表演却未必完全符合大家的期待,有点过于冗长了。这当然是电视晚会和小剧场的差别,也是电视媒体在大年夜的时候的表现形态和平时的状态的差别的限制所在。郭德纲的演出的不如人意其实也彰显了春晚本身有其复杂的规律性,也需要人们更好地认识。

今年春晚视觉效果也是其亮点。这些年春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家庭守岁的“伴音伴影”。80年代看春晚是早早吃完年夜饭,关了灯目不转睛地看。现在主要是客厅里营造气氛的色彩声音“流”。吃饭时作背景,吃完饭就分散聊天玩游戏等,但一定用春晚来烘托气氛。语言类节目难做,连郭德纲都太长难吸引人,要短而有趣不易。

从今年的春晚看,春晚无可争议保持了自己的品牌的效应,而且还在新的层面上有了重要的拓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农历的新年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已经越来越成为本土传统和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的象征,成为中国的认同感和“中国梦”的象征。在这个时刻,我们仍然需要春晚和我们在一起。  

 (文/张颐武)

 

责任编辑:熊鹰